孙长林精神
2011-06-03
孙长林精神
孙长林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艺术鉴藏家、工艺美术学者,他德高望重、德艺双馨,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主要创建者、山东工艺美术高等教育事业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也是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的重要领导者之一。
孙长林先生平时生活艰苦朴素,沉潜收藏,境界超拔,乐于奉献,为促进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促进大学文化建设,先后向我校无偿捐赠几千件极高学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艺术珍品,体现出无私奉献的人格风范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他品格高尚、开拓创新,在创建工艺美院、引进人才、创新工作、崇尚学术等方面堪称楷模;他尊师重教,培养后学,开拓新学科,注重工艺理论与实践并重,学术理念引领学校健康发展,成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宝贵财富,堪称“孙长林精神”。
在祝贺孙长林先生九十寿辰之际,学校组织一系列的学术活动,其目的是让我们师生学习和弘扬“孙长林精神”,倡导奉献、崇尚学术、尊师重教,把工艺美术学院建设好、发展好,学习孙长林“无私奉献,品格高尚,开拓创新,传承文化”的高贵品质和高尚情操,推进大学文脉承传,凝练大学文化精神。
学习孙长林,做无私奉献的仁者。2001年“孙长林艺术收藏馆”揭牌之际,孙长林先生将自己潜心收藏的160件从新石器时期至明清时期的陶瓷系列藏品,无偿地捐献给了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02年孙长林先生八十寿辰之际,又将千余件民间年画、汉画像石拓片、民间玩具等再次捐献,累计捐赠藏品4625件(套)。孙长林先生从政传艺,以五十余年的热情,沉潜于艺术收藏,并将艺术藏品予以挖掘、收集和整理,返还于社会,返还于现代设计艺术教育,表现出了一位老领导、老藏艺家、老学者无私的风范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堪为后学之楷模,是“孙长林精神”的精髓,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
“仁者爱人”,孙长林对文化藏品的热爱,最终都落实于对学校师生的仁爱和期望,落实于文化教育事业的持续和发展。他认为,真正的收藏家以藏品为乐,以人为主体,以精神愉悦和文化鉴赏为主。他先后无偿向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捐赠的众多藏品,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都难予估量。“我认为,能够以个人的力量,将散落于民间的艺术品挖掘、收集和整理出来,返还于社会,以系统的艺术载体的形式返还于现代设计艺术教育,才是艺术品最好的归宿。”这是孙长林对自己捐献的认识,也正是他高风亮节、高贵品格的体现。
为了将孙长林捐献的藏品实现“返还于社会”“返还于现代设计艺术教育”的归宿,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专门建立了“孙长林艺术收藏馆”,分设陶瓷、民间玩具与年画、画像石拓片三个陈列室,供师生、学者、广大社会人士参观与研究。实践证明,捐献藏品的的义举已经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反映,“孙长林艺术收藏馆”成为学校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平台,成为闻名遐迩的大学的文化名片。
孙长林先生的无私奉献精神,体现出人格的力量、学术的境界、文化的精神,它将激励和感召一代代教师和学子加强对民族民间文化的学习与传承,也将化作一种无形的学术力量,必将大学文化精神发扬光大。
学习孙长林,做品格高尚的智者。“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孙长林先生仁和宽厚、睿智通达,他虚怀若谷、胸襟坦荡、为人谦逊、真诚无私。他是身经战火洗礼的老革命、是亲历建国大业的老干部,是创建大学基业的老领导,但他从不摆架子、不摆资格,而是境界高远,低调为人;他热诚关心师生,从严要求家人与下属,热心提携青年才俊;他平易近人,甘为人梯,学高为师、行为示范,堪称工艺美术界的一代楷模。孙长林先生曾担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二十余年,担任山东工艺美术学会理事长多,被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授予“终身成就奖”。
在藏艺品格方面,尤其彰显出了孙长林先生的高尚人格。传承民族文化、回馈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表明了他对中国文化艺术的认知、对艺术家的态度和对社会的责任感。藏艺与把玩不同,它需要文化修养作基石,更需要在长期的收藏活动中提炼出自己的文化品格。正如张仃先生为孙长林先生题辞所称誉的——“精鉴玄览,会通古今”、“平生怀直道,大化养仁风”。
学习孙长林,做开拓创新的勇者。孙长林先生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主要创建人,山东省高等工艺美术教育事业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在“文革”结束之后,时任山东省二轻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的孙长林,首次提议在山东建立一所高等工艺美术学院,并开始主持建院筹备工作。他在创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过程中,表现出高瞻远瞩的视野与胆识、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与魄力,体现出抓住机遇、勇于进取的难能可贵的开拓精神。1982年9月,山东省政府批准组建山东轻工业学院工艺美术分院,标志着山东高等工艺美术教育的起步和办学层次的提高。创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开展工艺美术和设计艺术高等教育事业,是孙长林一生事业中的重要业绩和重大教育实践。他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创建与未来发展“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奠定了坚实基础,建立了卓著贡献。
孙长林先生深知时代发展对工艺美术和设计艺术教育的要求,提出和制定了一系列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政策和举措,促进了学院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在他的带领下,学院坚持教学中心地位,崇尚学术至上精神,重视专业教师的引进与培养,提升学校师资水平;他注重文化艺术交流,邀请国内专家、教授、学者来校讲学,进行全方位的学术交流活动,我国艺术界的著名人士常书鸿、庞薰
上一条: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师基础教学课程培训圆满结束
下一条:传承精神 续写文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