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0月,应英国斯泰福厦大学邀请,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
潘鲁生教授率团在英国进行了为期七天的访问。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潘鲁生院长与英国斯泰福厦大学艺术,媒体与设计学院常务院长安•派瑞博士就双方的合作事宜进行友好会谈。根据会谈的协商结果,分别代表两校在友好学校协议书上签字。这标志着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与英国斯泰福厦大学的友好合作关系正式建立,相关的实质性合作即将开展。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计划实施赴英国斯泰福厦大学留学硕士研究生计划,自协议生效起即由相关职能部门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英国斯泰福厦大学与我院海外合作院校关系的建立,对于学院教师和学生而言,有利于开阔师生的视野,培养师生的交流意识、开放意识、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让师生们了解国外先进的文化和观念,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对于学院的发展而言,通过面向海外进行学术、人才资源及学科建设等多方面、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了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对我院逐步形成开放式办学格局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自2005年9月我校输送了赴英国斯泰福厦大学留学的第一批学生,现生活和学习在英国斯泰福厦大学的学生已有数十位,他们都是来自不同院系选拔出的优秀毕业生。其中的修艺源同学将自己的学习生活记录了下来,希望与大家分享她的感想。
来英国一年多了, 开始习惯了这里的生活, 对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多多少少都有了些感想, 所以想把它写下来。
学习是在英国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在国内时, 我就对英国的教育很好奇, 时常在想它和中国的教学方式有什么不同, 现在置身其中, 最深的体会就是一个字 “找”, 在英国学习, 学生一定要自己找问题, 找资料, 找方法, 找答案, 所以学生占主动的位置, 而且学生会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课题的难易; 相比较之下, 国内的教育方式是 “喂”, 至于学生到底能接受吸收多少, 那就不得而知了。
在英国买书是很贵的,学校考虑到学生的经济, 提供了特别好的帮助-图书馆,在里面, 有图书几十万册, 涉及各个专业领域, 信息量十分充足.所以 我会经常去图书馆看书.
说说我自己吧, 说实话初来乍到的我并不习惯这里的学习方式,记得写第一篇论文时,我心里很惶, 无从下手, 思路很乱, 于是, 我找我的导师寻求帮助, 从他那里我知道了一件很重要的事,那就是一定要有自信,要相信自己的能力, 换言之,我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一个研究者, 一个勘探员, 所以一定要亲身去参与, 不只是单一的坐在图书馆里收集数据资料, 还要做实际的调查, 像是questionnaire,interview, survey in factory 要去体验它们的过程,这个 “过程” 就是我要掌握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