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艺术家参展第四届中欧文化对话工作坊艺术作品展

2011-10-27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艺术家参展第四届中欧文化对话工作坊艺术作品展

2011年10月26日,欧盟文化中心合作组织(EUNIC)、中国艺术研究院(CNAA)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中欧文化对话艺术作品展与第四届中欧文化对话论坛同期在卢森堡新明斯特艺术中心开幕。展览展出了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艺术家、美术馆副馆长王瑞青创作的影像《书之象》和装置艺术《卷·语》系列作品。
卢森堡文化部名誉总干事、新明斯特文化中心主席Guy Dockendorf,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王能宪,瓦隆-布鲁塞尔国际、欧盟文化中心合作组织副主席Charies-Etienne Lagasse,卢森堡文化大臣Octavie Modert对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奥地利维也纳城市创意机构基金主任Sabine Hofmann,英国艺术策略总经理Anders Petterson,艺术创意装置工作坊策展人Didier Samiani,德国慕尼黑Meta剧院的创立者和艺术总监Axel Tangerding,中国驻卢森堡大使馆参赞Chen Yaou,中国艺术研究院党委副书记杨帆,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田青,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王雪青,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院长吕品晶,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包林,四川美术学院教授杨仁敏,《中国摄影家》杂志社社长李树峰,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研究》造型艺术编辑室主任金宁等出席了展览开幕式,并对装置艺术作品《卷·语》主题性的阐释和表达进行互动探讨。
《书之象》由《漠·墨》、《摹秦李斯峄山碑帖》、《被拆解的汉字》、《卷·语》四组作品组成。其中,装置艺术《卷·语》是王瑞青根据第四届中欧文化论坛主题在近一周时间现场创作。这些作品皆运用中国最传统的拓印工艺作为媒介,将传统拓书与当代水墨和装置结合,由静到动,由古典到当代,由平面到立体,对书法古典文本进行重新解读和解构,对当代水墨的抽象绘画语言进行了深层次的探索和研究,探讨了传统拓印技艺对当代水墨创作的积极作用及水墨创作的多种可能性。作品主题皆以“象”贯穿始终,可解析为“象中象——书法的传统”、“生万象——书法的意蕴”、“象非象——书法的未来”三部分,以此喻示书法乃至传统文化的意蕴流转。正如科技比较发达的今天,形形色色的电子技术正快速取代传统书写方式,握笔书写正在被键盘敲击所代替,书写正以一种审美的形态呈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书之象》系列作品正是启示观众对新文化情境中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再认识。
据悉,第四届中欧文化对话论坛中,中外艺术家、学者就艺术品市场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城市创意产业发展、21世纪艺术的作用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第四届中欧文化对话艺术作品展将展出至11月7日。

开幕式卢森堡文化部名誉总干事、新明斯特文化中心主席Guy__Dockendorf,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王能宪介绍艺术家

卢森堡文化部部长Octavie--Modert参观展览

卢森堡文化部名誉总干事、新明斯特文化中心主席Guy Dockendorf与艺术家互动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王能宪,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吕品晶,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等观摩作品,并签字互动。

中欧艺术家互动交流

第四届中欧文化对话全体学者专家在王瑞青作品前合影

现场创作

作品局部

上一条: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台湾学术参访团之行(一)2011台北世界设计大会、大展--全球首次跨领域设计展

下一条:副院长李新参加山东省高校与美洲大学代表团研讨会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近期热点

学校地址

长清校区: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大学路1255号

千佛山校区: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千佛山东路23号

联系方式

电话:0531-89626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