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央美术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国国际创意设计论坛”在京举行。
潘鲁生院长就新世纪中国设计教育发展发表主题演讲,并于演讲结束后就设计教育相关问题接受人民日报采访。
潘鲁生院长以“国际平面设计协会联合会(lcograda)设计教育宣言10周年纪念研讨会”为切入点,指出在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国内外设计教育均发生着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变革,国际化讨论为我们回顾和展望中国设计教育发展开辟了更积极的视野。就此演讲全面回顾我国近十年来设计教育变迁与发展,分析内在动因和存在的不足,剖析发展的趋势和目标。尤其结合设计的宗旨和设计教育的使命,从国情出发,阐述了设计服务民生、服务大众的思想,具体结合本届论坛中国内外专家关于时尚设计的讨论,剖析“时尚”作为“时代之风尚”的文化内涵,阐述了设计引领生活更为广泛、深厚的内容。
潘鲁生院长在演讲中指出,现代设计在工业化进程中形成并发展壮大,作为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受到高等教育关注,纳入大学体系,成为具有交叉性和应用性的重要学科。就我国而言,现代化发展进程有自身历史特点,但设计教育蓬勃发展仍然体现了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内在需求。当代中国“设计”从学科体系构建到全面服务于产业,主要涉及的是设计支撑作用的发挥、以设计为核心的产业资源整合以及以设计创新为动力的产业升级发展机制的构建。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希望以设计创新为动力,提升发展中国的制造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形成中国的设计品牌和设计产业集群,形成中国的设计产业,并将就此深入探索中国设计教育的发展道路,使设计教育成为中国设计持续不绝的动力。
在演讲互动环节,
潘鲁生院长与一同担任本届论坛演讲嘉宾的美国工业设计师协会执行董事Clive Roux,意大利工业设计协会会长Luisa Bocchietto,香港设计师协会主席施加礼,德国iF国际设计论坛总裁Ralph Wiegmann,米兰理工大学设计学院教授Lia Tagliavini,新加坡Consulus集团公司大中华区总监黄庆丰等进行了交流,回答观众提问。演讲面向设计推广与交流领域,对教育问题做出深入剖析,激起共鸣并引起了各国专家的讨论,产生积极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