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鲁生出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项目专家论证会

2011-11-13

潘鲁生出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项目专家论证会


  11月13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贵州省文物局联合主办的“贵州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与社区发展”第一次项目专家会在贵阳举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文联主席、我院院长潘鲁生作为专家组成员出席会议。
  会议就村落文化景观概念的基本要素与内涵、村落文化景观保护项目文件草案的内容、村落文化景观保护项目近期与中期项目规划以及村落文化景观保护项目活动操作方案进行论证。潘鲁生院长从手工艺文化生态角度做主题发言,对村落文化景观保护进行分析和论证,指出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与社区发展项目定位准确,理念超前,具有可操作性,对国际间传统文化景观保护与发展具有示范作用;深入阐述传统手工艺在文化认同、文化传承中的维系作用,指出有关手工艺项目应从生态性传承、生产性保护、生活传播的角度进行解读,对民族传统手工艺融入当代生活空间,从其演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出发实现文化、社会以及经济的价值提出具体建议;并具体介绍我校在传统手工艺调研、传习教学、项目推广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希望在相关领域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进行专业合作。
  一同出席会议的还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文化遗产专员杜晓帆、罗攀,专家组成员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朱光亚,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刘曙光,北京大学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主任孙华,文化部民间民族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贵州师范大学教授但文红,中国科学院教授闵庆文,同济大学教授邵勇,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副院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副主任周俭,江苏省文物局局长、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修复与培训中心主任詹长发,以及贵州省文物局局长王红光,中国西部文化工作室秘书长、地扪侗族人文生态博物馆馆长任和昕,全球遗产基金会中国区总裁李光涵,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创新中心主任徐敏。
  据悉,此次会议在2008年“中国•贵州——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国际学术研讨会”基础上召开,旨在以“村落文化景观”的概念框架对少数民族村寨进行保护,在民族村寨独具特色的文化类型遭受形式化保护和过度商业化威胁的情况下,进一步寻求民族村寨中,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道路。论证项目将于明年初启动,计划开展5年,预计在贵州省雷山县控拜村、榕江县大利村、锦屏县文斗村和印江县合水村等四个地点开展,从“村落文化景观民居保护与环境规划”、“农耕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民族手工艺传承与保护”三方面入手,对贵州村落文化景观进行整体保护,以促进贵州生态、经济、社会与文化全方面可持续发展。

 

上一条:我校赴新西兰、澳大利亚工作访问团系列报道(一)

下一条:我校工作访问团访问巴西巴拉那设计机构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近期热点

学校地址

长清校区: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大学路1255号

千佛山校区: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千佛山东路23号

联系方式

电话:0531-89626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