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播出“小手艺 大财富”
2012-04-07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播出“小手艺 大财富”
4月7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对潘鲁生院长主持的“手艺农村——山东农村文化产业调研”项目进行了专题报道,积极肯定了手艺农村项目在当下的社会效益与示范效益,充分认可了“农村文化产业”命题的前瞻性和战略性意义。
该项目为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资助项目,2006年立项,项目成果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等国家领导人的充分肯定。刘云山同志对“手艺农村”项目给予重要批示:“手艺农村,文化富民。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也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山东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传统手艺要传承必须要适应时代要求不断创新。”
在该项目中,潘鲁生院长带领项目团队深入、系统开展全国农村文化产业项目调研,以山东省潍坊、临沂、菏泽3个地区为重点,将潍坊杨家埠风筝、年画和临沂柳编、红花乡中国结以及菏泽曹县桐杨木工艺、鄄城民间土布等9个品类的农村手艺产业作为典型案例,就手艺产业的资源评估、技艺传承、手艺人价值、产品创新机制、生产形式、组织结构、市场机制、产业综合收益等进行调研分析,提出并深入地阐释了“农村文化产业”的命题,构划出未来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与建议,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政策参考。
该项目调研成果《手艺农村——山东农村文化产业调查报告》由山东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作为项目深化研究成果,《手艺创造财富》《手艺调研》《手艺创意》等论著相继出版。项目展览成果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肯定,先后多次在北京、济南、深圳等地展览,反响热烈。
2011年1月9日至18日,“手艺农村”成果汇报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成功举办。该展览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主办,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设计艺术院、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承办。展览通过文献展示、手工艺实物展示、手艺人现场演示、传统手艺创意设计和学术研讨会的形式,充分展示了山东传统手工艺生产性保护与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成果。来自中宣部、国务院政策研究室、文化部等近200位嘉宾出席了展览开幕式并参加学术研讨会。展期历时10天,累计接待参观者2.3万人次,中央、驻京各大媒体首发报道60余篇,各类媒体转载报道1200余篇。
2011年2月至12月,“手艺农村”成果汇报展在济南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美术馆成功展出。展览展出由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师生以山东传统手工艺为资源创意设计的时尚生活用品4000余件,诠释了传统手工艺与当代创意设计及生活方式的内在联系,展示了传统手工艺可持续发展道路,对于提升以传统手工文化为基础的中国设计水平,探索实现“中国创造”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在一年的展期中,累计国内外参观者达20万人次,组织学术研讨与交流10余次。
2011年5月13日至16日,“手艺农村”成果汇报展以“手艺农村 创意齐鲁”为主题,亮相第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展览重点展现“手艺农村”调研成果对农村文化产业形态的总结与启示,从实施品牌战略等8方面对农村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战略性建议,倡导传统手工艺生产性保护传承民族造物精神,打造产业创新机制,推动产业整体升级。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重要媒体对项目及展览进行了报道。
2012年2月5日至15日,“手艺农村”成果汇报展受邀参加在北京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得到中央领导、专家学者和普通观众的一致好评。该项目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理论研究、对手工艺产业发展战略思考以及对农村新型经济文化发展方式、对农民民生前瞻性的关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也由此成为大展的热点。大家一致认为“手艺农村”成果显著,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积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与当代文化创新体系的背景下,项目的价值尤其重大。展览历时10天,累计接待参观者近15万人次。
“手艺农村”项目不仅对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新途径,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推动我国当代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等具有重要意义,也是高校手艺创意引领下“产学研”合作模式的积极探索。
上一条:潘鲁生院长参观《综合材料表现》课程作业汇展
下一条:我校选派的“第一书记”欢送座谈会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