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场、办公室、宿舍楼
在青岛产教融合基地的校园里
总会看到一个矫健的身影在忙碌
作为青岛基地首批入职青年教师
他充满着年轻人的热情与朝气
对待工作尽职尽责、严肃认真
对待学生亦师亦友、耐心细致
完成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
主动参与到学生工作中来
他就是产教融合青岛基地的体育老师——侯祥
在疫情期间
他更是身兼多职
奋战在抗“疫”一线
默默坚守、无私奉献
用责任和担当服务师生不停歇。

下面,让我们走进侯祥老师的“十二时辰”。
上午7:30,匆匆吃过早餐后,侯祥老师和两位同事先后驱车赶赴三个指定地点,领取青岛产教融合基地师生核酸检测物资和防疫设备,为近期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好物资储备。

上午10:00,全部物资领取完毕后,侯祥老师和同事迅速返回学校,将物资分别入库、登记存储。

物资整理完毕,时针已经指向11:30,侯祥老师开始为下午的师生核酸检测做准备。“把流程和细节都想好,做好充分的准备,可以让咱们的老师和同学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高效完成检测。”侯老师说道。

每次核酸检测的时间并不完全固定,侯老师总是细心地在一切准备就绪后通知大家,尽量不耽误师生地课程。下午1点钟,在检测现场,侯祥老师开始与医务工作人员对接、维持秩序、核查名单,确保不漏一人。

下午3点半,在紧张的忙碌之后,侯祥开始为同学们上羽毛球选修课。讲解、示范、小组角逐训练,伴随着清脆的哨声,一阵阵欢快的笑声在操场上空回荡。

下午5点,侯祥回到办公室,把当天的疫情防控相关资料存档,并确定明天核酸检测的人员名单。

晚上7点,侯祥开始在校园巡逻,为校园安全保驾护航。

晚上8点,根据从专业老师那里了解到的学习情况,侯祥老师走进宿舍跟学生谈心谈话,轻松的聊天氛围,让学生开启了心灵之窗,此时的侯老师更像他们的兄长亦或朋友。


深夜,学生突然被烫伤并出现发烧状况,侯老师和辅导员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迅速驱车带学生赶往医院,经过留观和治疗之后,回到学校,已是凌晨……

这就是侯祥老师抗疫时期的十二时辰
很平淡,也很平凡
没有波澜壮阔,也没有惊天动地
但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
他用奉献与爱心扛起战“疫”担当
用心传递温暖与力量
时至暮春,初夏将至
一个崭新的季节正在到来
在那里,时光火热,我们青春无悔!
(供稿单位:青岛产教融合基地;作者:张念香;图片:窦志勇;校审:刘阳;复审:石龙潭;审核:韩文涛、王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