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鲁生出席冯骥才“四驾马车”展览开幕式
9月9日,“四驾马车——冯骥才的绘画、文学、文化遗产保护与教育”展览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幕。民进中央副主席罗富和、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著名作家王蒙、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著名艺术家韩美林、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黄宏等领导及艺术家出席了开幕式。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潘鲁生应邀出席开幕式,并代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为冯骥才先生送上70岁生日祝福。
“四驾马车——冯骥才的绘画、文学、文化遗产保护与教育”展览由文化部、国务院参事室、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民进中央、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作家协会、天津大学、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北京画院主办,集中展示了冯骥才作为著名画家、作家、文化遗产保护践行者和倡导者以及大学校园的人文耕耘者的跨领域文化大家风采。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李屹,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著名作家王蒙先生,天津大学校长李家俊,著名艺术家韩美林先生等分别发表了讲话。冯骥才先生将自己在绘画、文学、文化遗产保护与教育四方面的事业称为“四驾马车”,他在致辞中表示,此次展览不是他事业的“句号”,而是“逗号”。是为了总结以往,继往开来,多听大家指点,把未来的事做好,少留遗憾。
“四驾马车”展览展出冯骥才先生近八十件绘画作品,一百六十余种中文版本的文学作品,三十种选用冯骥才文章的中外课本,大量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和教学科研的出版成果以及冯骥才笔下一些文学名篇的手稿和早期古典绘画的摹本。在这次展览会上,三联书店还为冯骥才推出一部大型的画传式的图书,名为《生命经纬》,分为《时光倒流七十年》和《四驾马车》,首次图文并茂地披露冯骥才曲折坎坷、顽强奋进的人生历程及其在几个领域同时取得的成就。今年70岁的冯骥才是当代著名的作家与画家,许多名篇佳作传播甚广,受人喜爱;近十年来,他身体力行倡导的文化遗产保护,情动社会,影响深远,对转型期中华文化的传承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他又涉入大学教育,建立起一座特立独行的人文学院。他横跨不同界别,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勇于创新,硕果累累;他是当代少有的在众多领域同时建树颇丰的文化大家。
潘鲁生在《文化的先觉者——冯骥才》专文中认为,冯骥才是我们这个时代文化思想的先知者。他开“文化反思小说”之先河,将文学的视野直接投向文化最深刻、最本质的层次,领悟鲁迅“国民性的批判”的精髓,充满了对民族文化意识的反思。他关注急速现代化与市场化中文化的命运,并进一步转向思想言说和学术阐发,在大量文化思辨和批评文章中,发出“非小说的直接呐喊”。他批评“文化的粗鄙化”,质问“文化可以打造吗”,针砭“城市建设的雷同”;他直抒“文化空巢”的忧患,探讨“知识分子的文化使命”,呼唤“全民的文化自觉”。论说中充满了警醒和反思,充盈着一种深沉博大的情怀。
据悉,此次展览将于9月18日结束。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院长、中国民艺研究所所长赵屹等参加了本次活动。








(供图:李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