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神画——黄可华摄影展》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举行

2012-11-07

 

《泰山神画——黄可华摄影展》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举行


    11月7日上午,《泰山神画——黄可华摄影展》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长清校区美术馆国际会议厅举行。本次展览由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齐鲁摄影学会主办,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新华社山东分社、泰安市人民政府、意大利文化艺术中心、人民摄影报为支持单位。山东省原副省长、齐鲁摄影学会名誉主席黄可华先生出席研讨会,会议由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齐鲁摄影学会主席潘鲁生主持。
    出席研讨会的专家有山东省人民政府原党组成员、山东省政协常委、齐鲁摄影学会名誉主席费云良,济南军区空军原司令员、齐鲁摄影学会名誉主席朱远斌,新华社山东分社社长、齐鲁摄影学会主席团成员徐金鹏等齐鲁摄影学会领导,以及意大利文化艺术中心主席温琴佐•桑弗,著名陶瓷艺术家西瓦娜•桑弗,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摄影学会执行主席朱宪民,上海同济大学教授、德中文化交流中心主席黄凤祝,著名摄影评论家藏策,山东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著名文艺学家、山东大学教授谭好哲,著名摄影家、策展人、中国摄影家协会原国际部主任王征,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总干事、中国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解海龙,《中国摄影家》杂志艺术总监、著名摄影理论家蔡焕松,《人民摄影》报社社长、总编霍玮,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社长殷德俭,《摄影与摄像》社长、总编辑温宁,著名文艺评论家施小安,新华社《摄影世界》杂志编辑部主任朱南,山东省艺术协会摄影主席李华文等山东省内外文化艺术界专家学者和摄影界代表。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围绕黄可华摄影作品的意义展开研讨。与会学者一致认为,黄可华先生在人生角色的转换过程中将他的艺术潜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带给我们一个全新的视野和新锐的世界。黄可华的作品有着强烈的个人风格,自然意象是黄可华摄影独到的切入点,从灵动的天鹅、凝重而诗意的残荷、光影交织的水纹,到今天浑厚坚实、粗粒威严的泰山神石,延续了关于意象摄影的美学追求,颠覆了中国几十年的传统摄影风格,表现出他对艺术内在的领悟和对艺术坚定不移的追求。黄可华先生在创作手法上将中国传统山水画以及西方现代主义绘画巧妙地结合起来,展现出其对艺术最本真的追求,为摄影界未来的探索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方向。同时,他的摄影作品也表现出他对艺术独特的洞察力,表达了艺术与自然碰撞后一种“大美”的艺术形态。黄可华先生用他独特的天赋、灵感和自身的勤奋、努力,以及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为我们创造了一个个影像世界中神奇的“意象瞬间”。
    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齐鲁摄影协会主席潘鲁生讲话。他指出,黄可华先生的摄影作品,是托之于绘画的意象表现,把岩石纹理的节奏潜化为审美心理的节律动感,给人以无限的审美空间。黄可华的意象摄影以“意象”为特质,由自然的意象而延展至文化的图式、人生的境界,往往不经意中见深刻,瞬间中见精神。其中也包含了黄可华朴实的人格,反映了他的文化理想、艺术观念和价值追求。

  黄可华先生讲话,他指出,摄影是一门艺术,需要用心去发现、去寻找、去把握。他表示,自己在摄影理论等方面还有所欠缺,在摄影艺术道路上还处于起步阶段,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在摄影艺术的探索中,自己始终坚持不怕苦的精神,并且结识了一大批志趣相投的良师益友,获得了很大进步。最后,黄可华先生对我校领导和工作人员们为本次展览做出周密细致的组织工作表示感谢。

   本次展览暨学术研讨会引起了社会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新华社山东分社、人民日报山东记者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山东记者站、中央电视台山东记者站、中新社山东分社、中国文化报山东记者站、光明日报山东记者站、中国教育报山东记者站、大众日报、大众网、舜网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

山东省原副省长、齐鲁摄影学会名誉主席黄可华先生讲话

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齐鲁摄影学会主席潘鲁生讲话

研讨会现场

研讨会现场

 

 

上一条: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参加山东省特色名校建设座谈会

下一条: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处处长李涛一行访问我校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近期热点

学校地址

长清校区: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大学路1255号

千佛山校区: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千佛山东路23号

联系方式

电话:0531-89626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