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副院长董占军教授为全省传统工艺融入新旧动能转换工程系列培训班作《非遗的思想与应用价值》专题讲座,继续教育学院院长王传东主持讲座。
讲座从非遗的思想与应用价值的三个方面展开:第一部分是非遗的设计思想价值,董占军指出设计思想是隐含于整个设计史中“形而上”的观念,可以分为设计哲学层面的思想、设计审美层面的思想、设计制度层面的思想、设计技术层面的思想、设计本体层面的思想、设计伦理层面的设计思想等;“非遗与设计思想研究的依据”,介绍三重证据法,董占军强调设计作为文化的一部分,田野调查所获得的材料是设计思想研究的活态依据,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第二部分是阐述非遗在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的价值,包括国家创新战略转型与非遗的关系、新旧动能转化过程中非遗的作用,并结合相关案例重点介绍了我校如何将学科专业对接“十强”产业。第三部分讲述了非遗与传统工艺美术在国民教育中的价值,他强调传统工艺美术教育作为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与设计教育、工业生产并不矛盾,工艺美术教育为精工制造、大国工匠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董占军给学员们分析了大量的非遗设计应用典型案例,结合作品的设计特点与创新方法,让学员们以更加直观的方式了解创新与设计思想在创作中的重要性。
最后,董占军与学员们分享了几点启示,强调非遗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是中华传统文化基因的重要载体;非遗产业需要行业联合体,需要政府、高校、职业设计师参与。他指出非遗传承人的培训不是技能,而是服务现代生活的能力和意识,走进广泛的城镇生存空间。鼓励传承人在不断学习中总结经验,建立品牌意识,研究消费者心理,迎合市场需求。
此次讲座内容丰富,案例生动翔实、分析透彻,现场气氛活跃,既有理论高度又通俗易懂,接地气,让与会学员深受启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