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鲁生专题调研乌蒙山片区扶贫开发

2014-09-23


潘鲁生专题调研乌蒙山片区扶贫开发

    2014年9月16日至22日,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民宗委副主任杜鹰,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民宗委驻会副主任晓敏率专题调研组,就《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出台以来的工作进展情况,赴贵州、云南、四川的乌蒙山少数民族片区进行了调研。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协副主席、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随团调研,并重点关注了贫困地区民族民间手工艺的生存状态,以及如何通过文化扶贫让当地百姓利用自己的手艺资源达到致富的目的议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乌蒙山片区覆盖川、黔、滇三省毗邻的38个县、市、区,是贫困人口分布广、少数民族聚集多的连片特困地区。调研组一行,在当地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先后考察了贵州省毕节市朱昌镇八亩村、天德制药乌蒙生物药业产业园、朱昌镇双堰村现代农业产业园、赫章县平山乡中药材基地,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大桥乡,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大坪乡底古村、五道箐乡沙合莫村、五道箐乡洛果村二组五道箐乡中心校、喜德县拉克乡幸福村、拉克乡新村村等地方,了解了当地农村扶贫开发政策落实情况、新农村建设、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完善扶贫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研。调研期间,调研组还同当地干部群众举行了座谈会,了解了政府农村工作思路,并就少数民族地区如何发展地方特色经济等问题进行了沟通和交流。
    委员们在调研中发现,在乌蒙山片区大多数地方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集中度不高,缺少产业支撑和龙头企业带动。有些地方虽然打造了一些区域品牌,但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普遍不高。潘鲁生表示,乌蒙山片区就像是一本大教科书,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他呼吁,“重视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这些最宝贵的资源也不能丢,一定要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早在今年五月份,潘鲁生随全国政协民宗委“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问题”贵州专题调研时就提到,目前我国工艺美术行业年产值已超过6千亿元,产业潜力巨大,而文化资源极其丰富的少数民族地区所占比例却很低。在对四川凉山州喜德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漆器髹饰技艺”进行调研后,潘鲁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民族地区应承担民族文化和民间工艺的传承使命,政府、学校和社会等各方应支持民族地区建设一批面向民族优秀文化、民族传统工艺的特色专业,帮助促进其进一步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调研组认为,目前乌蒙山片区扶贫任务依然繁重,生态环境依然脆弱,基础设施依然薄弱,人均水平依然较低,产业支撑依然不足。扶贫工作一定要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走一条人口、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制定相应配套政策措施,确保扶贫工作取得实效。据悉,全国政协民宗委一直关心乌蒙山片区扶贫开发,去年4月就“乌蒙山片区扶贫攻坚”专题开展调研,并提出意见和建议。此次重访,目的是进一步了解川、黔、滇三省对《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和《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的贯彻落实情况和跨省协调机制建立情况,并向国家建言献策。

 

上一条: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举办非物质文化进校园活动

下一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教师节重要讲话精神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近期热点

学校地址

长清校区: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大学路1255号

千佛山校区: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千佛山东路23号

联系方式

电话:0531-89626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