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我的城”三地高校主题视觉艺术展策划案
缘起
在诸多艺术门类中,视觉艺术是最活跃、最敏感、最贴近生活潮流的脉搏。视觉艺术的一百年的跨度面目全非,不仅材料、观念、观看方式变数甚多,甚至得用好几个“什么是艺术“的质疑的基点才可能让人们理解它还和艺术沾边。世纪初的马蒂斯(H.Matisse)已不被看成艺术;杜尚(Marcel Duchamp)的作品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时曾不被理解;接着到博伊斯和沃霍尔,他们都有一个艰难的开端。然而在今天,他们都是大师。
这给我们的启迪是:视觉艺术是人类社会生活跃迁和面临新情境、触摸未来的价值表述方式。即艺术原创性的根本意义是:它开拓出生命的新的感受形式,寄寓了人们生存的新的价值资源,并转呈为图像学的结果而内化为社会个体的伦理期待和生存基点。时光飞逝,物转星移,而艺术的这个根本却是它的人类学意义的内在规定。
交流能够赋予艺术新的灵感,促成艺术家的自我突破。“2006·我的城”就是要为三地美术高校的师生提供这样一个约束最小的交流平台。
目的
加强三地美术高校的交流和互动,打破地域界限,为三地的师生提供一个自由交流、自由表达的理想平台
在交流中促进三所美术院校自身的发展
提升三所美术院校在业界的影响力
激励学生的竞争意识、取胜精神
在民间推广视觉艺术,增进人们对视觉艺术的了解和关注
主题
2006·我的城/2006·MY CITY
解题:我们是城市的动物,我们在城市的骨骼和血液中生息。
西安、济南、成都,都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城。有3100多年历史的西安曾与意大利的罗马、希腊的雅典、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并称为“世界四大古都”,济南是中国三大古文化之一龙山文化的发源地,成都则拥有神秘独特的三星堆文化,三座城市都有自己不同的渊源和脉络,不同的个性和表情。而现代生活方式又赋予她们更多的内容,在物质、精神上都折射出浪漫、多变的光泽。用什么样的眼光看待我们身处的城市,用什么样的理念和方式来还原她们,用什么样的态度来表达我们和城市的关系以及我们对城市的理解,就能得到不同的城市脸谱。
活动形式
主办单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学院
西安美术学院设计系
川音成都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
承办单位:川音成都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
活动时间:2006年2月—2006年7月(课题一)
活动细则
从2006年2月新学期开始之时,三所高校视觉设计系分别开设以“2006·我的城”为主题的广告招贴课程,指导学生完成作品。(作品细则另附)
截止2006年5月10日,三所高校分别从学生作品中选出40份、共200份结集出书。由川音成都美术学院视传系负责策划、设计、出版等工作。
三所高校将自己的作品以刻盘等形式递交给其他两所院校,三所高校就所有300份作品自选场地、自定形式进行展出。
作品集选用128克铜板纸,设计成16开。共制作3200本,川音成都美术学院1500本,山东工艺美术学院1000本,西安美术学院700本。
作品要求细则
标准文字(必须出现):
中文:2006·我的城
英文:2006·MY CITY
海报尺寸:110cm×90cm,竖式构图
提交规格:JPG格式,150dpi,原尺寸大小
主题要求:从正面积极反映城市文化
创作要求:参选作品的所有内容均属原创,此前未以任何形式发表,未曾以任何方式公布,也不属于公开作品。
其他注意事项:必须以院校所在城市为创作内容;参选作品不得含有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其他任何法律法规的内容;参选作品或任何用于创作参选作品的素材均不得侵犯任何第三方的任何著作权、商标权或其他知识产权或专有权利;也不得以任何方式侵犯任何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参选作品不得含有任何涉嫌民族歧视、宗教歧视、威胁国家间睦邻友好关系以及其他有悖于社会道德风尚和善良风俗的内容。
截稿日期:2006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