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与非物质——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文化特质”
全国优秀论文集征稿活动邀请函
为促进中国工艺美术理论建设,探讨非物质文化保护、工艺美术可持续发展的热门话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联合其理论委员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共同发起全国优秀论文征集活动,本次论文征集活动以“物质与非物质——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文化特质”为主题,诚邀全国相关各专业院系及工艺美术研究单位的学者专家和专业教师赐稿,入围论文将收录进《“物质与非物质——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文化特质”优秀论文集》。本次活动最终设一、二、三等奖和学术新秀奖,获奖结果将在2008年1月召开的“‘物质与非物质——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文化特质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论委员会年会”上宣布,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颁发获奖证书。
主办单位: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论委员会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论文主题:“物质与非物质——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文化特质”
征稿内容:
1. 梳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念,向公众传达正确信息,建立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工艺美术理论研究的知识体系之间的联系。
2. 注意加深对古代工艺美术的认知,以建立现代工艺美术探讨的深厚基础,注重建立和发展新形势下的工艺美术研究领域的新课题。
3. 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如何强调理性,坚持人本原则和人文立场已成为重大课题。以怎样尊重民众的权益,实现理性保护和完整的人文关怀,避免因保护而牺牲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避免将文化保护变为文化践踏或生态破坏等问题为研究和实践的热点。与之相关的保护中的共性与特性研究,如何因地制宜地运作,张扬文化个性,体现文化遗产价值。
4. 探讨在新时期,传统工艺美术原生态的衰落和蜕变形态的衍生两种基本态势。如何在蜕变过程中保留传统文化形态活的精神,怎样以传统形式承载新的内容,怎样正确处理原生态与蜕变形态、手工技艺与机械生产、保护与开发、传承与变异等一系列矛盾,使传统工艺美术融入现代生活,怎样在不同的理论层面上观照传统工艺美术。
5. 探讨理论研究方法上,如何加强寻因寻根意识,提倡多元方法的碰撞与互补,使研究成果富有个性。
投稿要求:
站在学术前沿,结合现实,围绕会议主题,进行多角度、宽视野的深入探讨,秉承关心民间、关注社会的精神和学术传统,各抒已见,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工艺美术的高度重视和人文自觉,从各个角度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之间关系的新课题。
分设以下方向供学术论文作者参考:
(1)中国传统工艺美学思想研究
(2)现代社会背景下工艺美术的蜕变和再生
(3)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中的问题
(4)工艺美术教育和工艺美术理论研究方法
(5)传统工艺美术保护与发展个案研究
(6)国际背景下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文化身份
(7)工艺文化的物质性与非物质性
截稿日期:
2007年12月10日(以投寄日邮戳为准)
投稿地址: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B303室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论委员会优秀论文征集办公室
邮编:100084
电子邮件投稿地址:tccaca@126.com
注意事项:
1.投稿信封上请务必注明“中国工艺美术学会论文征稿”字样,否则按无效投稿处理,电子邮件投稿请在邮件名上做相同处理;
2.投稿务必字迹清晰,提倡A4纸打印稿或电子邮件投稿。论文如有配图,请提供电子文件,图片分辨率为300dpi或以上;
3.稿件字数以不超过2万字为宜,并须有300字以内内容摘要及5个以内关键词,并请在投稿中务必注明作者简历及联系方式;
4.本次活动因组委会人力有限,不做退稿处理,请作者务必保留原稿。
“物质与非物质——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文化特质”全国优秀论文征集活动组委会
2007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