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潘鲁生作科学发展观专题报告
2009-03-31
院长潘鲁生作科学发展观专题报告
3月30日下午,根据学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安排,院长潘鲁生作了《以特色求发展——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 强化办学特色 打造办学优势》专题报告。党委副书记郭兆志,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世平,党委委员副院长王秀存、张云龙,院长助理、办公室主任王立果出席报告会。报告会由党委副书记郭兆志主持。我校处级以上干部、全体党员听取报告。
潘鲁生院长从如何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入手,从设计艺术教育的发展格局和我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两个方面,重点谈了如何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强化办学特色,打造办学优势。潘鲁生指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潘鲁生强调,科学发展观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我们在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做到教学以育人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继续贯彻“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统筹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潘鲁生指出,我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就要分析现状、把握要求,科学定位、合理规划,创建特色、打造优势,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特色大学。
潘鲁生从发达国家设计艺术教育的发展特点、我国设计艺术教育的规模化发展及存在的问题、设计艺术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三个方面分析了设计教育的发展格局。潘鲁生认为,发达国家设计艺术教育的发展特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注重控制办学规模,强化专业特色;二是注重传承本土文化,加强产业联系。潘鲁生指出,国际设计艺术教育的发展经验表明,设计艺术教育必须与产业发展建立实质联系,在面向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过程中,动态调节自身的目标和定位,强化自身的办学优势和特色,发展内涵,打造品牌,由此真正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实现科学发展。潘鲁生认为,办学规模膨胀,办学模式趋同;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就业形势严峻是我国设计艺术教育的规模化发展的状态及存在的问题。潘鲁生在分析了国内外设计艺术教育发展的状态后指出,设计艺术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统筹协调教育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与产业发展对接,强化办学特色,打造办学优势。
潘鲁生通过分析国内同类院校的办学定位,详细解读了我校的办学定位。他指出,学校定位是对全局发展的长远规划,是获得独特发展优势并立于不败之地的策略,具有战略意义。学校定位要全面考虑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学科专业的基本特点、同类院校的发展优势以及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明确发展的目标和思路,确立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从而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培养更出色的专业人才。潘鲁生还进一步解读了我校的的办学特色,即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传统民间工艺教学与研究,“一体两翼”的学科专业布局以及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潘鲁生认为,我校要让办学定位更好的落实、办学特色更加鲜明,今后还需要进一步把专业设置与文化创意产业对接,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完善实践教学条件,积极与政府、企业以及其他高校合作,加强项目教学,将毕业设计推向社会。潘鲁生还分析了学校发展中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一是落实学校顶层设计理念,二是巩固教学中心地位,提高教学质量,三是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四是加强科研(创作)和社会服务,五是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六是构建和谐校园,关心学生成长。
潘鲁生还与在座师生分享、解读了他在网络上看到的学生心声。他强调,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研究中外艺术教育规律,深入调查研究设计艺术学科如何与产业发展对接。按照“创新国家”理念、 “创造民族”精神、“创新人才”模式、“创业发展”要求、为“创意产业”服务的原则,打造工艺美院的“实践教学”特色,进一步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居安思危,统筹兼顾,以学生为本,科学发展,努力把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建设成国内外知名特色大学。
郭兆志副书记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潘鲁生院长的报告站在国际视野的高度,从多个方面分析了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特点、优势以及突出问题,主题鲜明,内容深刻。特别是他在报告中贯彻的“以人为本”的理念,更是让人受益颇深。希望广大师生员工要进一步认真学习领会潘鲁生院长报告精神,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把科学发展观真正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推动学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使学校实践教学特色更加鲜明。




上一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第四次工作会议
下一条:党委书记于茂阳到视觉传达设计学院指导学习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