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馆成为世博园首家正式运营场馆 [附图]

2010-04-19
 
山东馆成为世博园首家正式运营场馆
 
    4月19日上午,在上海世博园山东馆,举行了世博会山东馆运营启动仪式,这标志着经过近72天紧张施工、搭建的山东馆圆满落成,并正式投入运营。据悉,世博会山东馆成为世博园区首家正式运营的场馆。
    山东省政府党组成员、省参展办领导小组副组长费云良,上海世博会组委会参展事务联络办公室副主任姚瑞,中国馆部副部长毛宁,山东省政府副秘书长、山东馆馆长韩金峰,山东省文联主席、工艺美院院长、常务副馆长潘鲁生等领导和专家,以及世博会山东馆工作人员共同出席了世博会山东馆启动仪式。
    回眸上海世博园施工搭建日日夜夜,世博会山东馆在山东省上海世博会参展工作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指示、决策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关注、帮助下,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作为世博会山东馆的策划、设计、实施单位,调动社会近17家施工搭建单位,举全院之力,圆满地完成了山东馆施工建设任务,并将继续承担山东馆的运营工作,全面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参与上海世博会,充分展示山东新形象”的目标。
 
相关报道
 
 
  
附:
    一、世博会山东馆介绍
    1、山东馆主题及设计理念
    (1)山东馆主题
    世博山东馆占地600平方米,最高处约9米,以蓝色为主色调,以 “齐鲁青未了”作为展示主题演绎,寓意齐鲁文化之树长青,城市发展之树长青、和谐生活之树长青。国学大师季羡林先亲自题写“齐鲁青未了”。外观将大海的浪涌和雄峙的泰山融为一体,流畅的曲线勾勒出山东“海岱交融”的地理形态,表达出“青山连绵不绝,绿水长流不断”的文化意境。围绕2010年上海世博会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理念和中国国家馆“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的主题,山东馆确定了“齐鲁青未了”的展示主题。
    (2)山东馆设计理念
    第一,展示设计贯穿历史文脉:按照“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线索,演绎“智慧的、创造的、文明的、和谐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文化主题,将山东馆分为“城市智慧”、“城市家园”和“城市畅想”三个主题板块。
    第二,空间设计凸显艺术创意:将整个山东馆视为一件精雕细刻的雕塑艺术作品而非建筑装修的概念进行设计立案,整个设计舒展、通透、开放、自信,艺术品位较高。同时,在整体空间和色彩设计上,结合声光电技术,营造一个具有“至纯、至简、至美”等美学价值的现代化展馆。
    第三,工艺设计突出环保理念:山东馆的材料使用、工艺制作、展品使用上都按照科学与艺术、人文与生活、传统与当代相结合的“可持续性设计原则”进行,形成了山东馆区别于其他省市自治区馆的独特的设计语言。
    第四,展示交流注重创新与互动:文化性、教育性、趣味性、参与性已成为世博会存在的主体内容。山东馆注重将文化的、科技的创新成果与现实的城市生活紧密结合,最大程度实现展品展项设计的趣味性、互动参与性和娱乐性,达到“好看、好玩、好懂”的展示效果。
    2、山东馆内部展示空间
    山东馆内部空间以“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概念为基点,设计为:序厅“城市智慧”、主展厅“城市家园”和尾厅“城市畅想”三个板块,让观众在宽松、愉悦的馆区环境中体验“登泰山观日,听圣贤教诲,到齐鲁人家做客”的真实情境。实现历史与现实对接,过去与未来对话,城市与乡村交融的展示效果。
    3、山东馆亮点
    (1)海岱山东——山东馆外观
    山东馆外观框架结构采用雕塑语言,外立面将齐鲁大地山的厚重和海的灵动融为一体,勾勒出山东“海岱交融”的文化特征,形象表达了“齐鲁青未了”的主题意境。
    山东馆整体搭建在不允许吊挂、而且结构、技术精度以及安全要求极高的条件下,成功完成这项施工难度极大的悬挑搭建工程,成为整个省市区展馆中的亮点工程。整个展馆由159根悬挑梁搭建而成,最长的16米,挑度最高处达7米,外观设计、结构和技术精度在整个省市区展馆中形成自身特色。
    (2)鲁班锁——山东馆标志符号
    整个山东馆由“鲁班锁的营造智慧开启美好家园”开始。作为使用2100多块LED管束模块组控而成的巨型雕塑作品,无论其艺术语言,还是材料手段,目前在国内尚属首次;鲁班锁堪称是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的设计典范,在整个世博会场馆设计中独树一帜。
    (3)孔子像——山东馆文化象征
    2010年是孔子诞辰2561年。为了纪念这一世界伟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与孔子基金会联合,设计推出高2.561m的铸铜贴金孔子雕像。并以孔子像雕塑为中心,辅以由39句《论语》经典名句设计的文字浮雕墙。以“孔子厚德仁爱的文化胸怀铸造城市灵魂”提升展示内涵。
    (4)花如意——科技生态与未来展示
    山东馆展示以“花如意的和谐理念畅想美好生活”收尾。
    生态的“花如意”采用无土栽培技术培育鲜花,是集传统艺术观念与农业科技创新合二为一的生态装置,寓意未来山东在“富庶、文明、生态、和谐”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中,家园如诗如画。
    科技的“花如意”作为信息平台,展示物联网冰箱、无水或无洗衣粉洗衣机、无尾电视等先进低碳环保产品互动为契机,体验未来低碳城市新生活。将表演、影像、CG互动结合的一场约5分钟的“演示秀”,现场展示未来家庭如何使用物联网带来的高科技、轻松、健康、愉快的生活体验。
    4、游览山东馆不可错过的精彩内容
    (1)“小鲁班”机器人——山东馆解说;
    (2)学踢蹴鞠,学打算盘——益智游戏现场互动;
    (3)跟着孔子游世界---孔子学院;
    (4)坐在泰山看今日山东---“和而不同,我们的家园”主题影片;
    (5)体验物联网时代生活方式(无尾电视、无水或无粉洗衣机、物联网冰箱、互动打球健身)。
    5、山东馆的五大科技应用和六大设计创新
    (1)山东馆五大科技应用
    第一,挑战施工难度最大的铝镁合金“悬挑技术”。山东馆全馆共计使用159根铝镁合金制作的悬挑梁(不包括山体,山体共使用86根),挑梁最长16米,挑度最高处甚至达到7米,在不允许吊挂、而且结构、技术精度以及安全要求极高的条件下,成功完成这项施工难度极大的悬挑搭建工程。
    第二,加工工艺最复杂的“鲁班锁LED管束模块”。鲁班锁装置由2100多块LED管束模块组装、拼接、连线、集成总控而成,加之变色与图像切换以及异形施工,设计、制作难度极大。 鲁班锁装置融合传统文化、现代科技与艺术语言,别具特色。
    第三,集合诸多专利技术的“蹴鞠互动展项”。采用涡流悬浮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机械电磁技术、虚拟漫游视频技术、触摸互动技术等十几项技术,集合形成高品质、高科技展项,凸显出前沿性与创新性。
    第四,代表“山东智造”的尖端科技产品。如高科技陶瓷;海洋生物制药;浪潮服务器;海尔物联网冰箱;“小鲁班”机器人;远程动态捕捉互动打球(泰山集团);金晶超白玻璃(淄博)等。
    第五,体现低碳环保理念的高科技展品。如无尾电视(世界首台);无粉或无水洗衣机;无铅抗菌陶瓷啤酒杯;生态农业科技室内栽培;草柳编坐具等。
    (2)山东馆的六大设计创新:
    第一,理念创新:围绕世博会主题,作出了“智慧的、创造的、文明的、和谐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文化阐释。
    第二, 内涵创新:设计创意始终遵循“陆海关系,突出海洋;城乡关系,突出城市;古今关系,突出历史圣贤与古代文明对当今和未来城市发展的启迪作用”的思想内涵。
    第三,展示创新:采用传统与现代、人文科技与生活、展品与视频相结合的展示方式,紧贴世博会设计语言,与其他展馆形成鲜明对比。
    第四,艺术创新:将整个山东馆视为一件精雕细刻的雕塑艺术作品而非建筑装修的概念进行设计立案。其中,鲁班锁、孔子像、花如意、蹴鞠等展项展品的设计是山东文化的代表性符号。
    第五,表现创新:运用现代设计语言、高科技材料,融合山东的传统文化符号、当代的山东精神和未来的城市发展与生活方式。
    第六,技术创新:充分运用高科技手段体现展品展项设计的趣味性、互动参与性和娱乐性,努力实现“好看、好玩、好懂”的设计效果。
    二、世博会山东馆设计施工阶段的工作回顾
    (一)试搭建与正式搭建分阶段实施,科学决策
    济南齐河县与济南国际会展中心试搭建工程
    2009年9月至2010年1月底,世博会山东馆在济南齐河县和济南国际会展中心进行山东馆试搭建工作。
    搭建时间历时53天。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作为世博会山东馆策划、设计、搭建、运营单位,调动专家、教授、研究生共58人,调动济南威迪文化有限公司、济南晨阳会展服务公司、北京天图设计工程公司、青岛海尔、北京水晶石数字公司、山东雪野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山东省工展馆、科明数码、众诚监理等14家公司近160余名工人,兢兢业业,克服各种困难,进行山东馆试搭建工程。
    在模拟、试制和现场搭建的过程中,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为首的施工搭建团队,深入研究,仔细论证,从实践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改进设计方案。2010年1月31日,世博会山东馆在济南国际会展中心搭建成功,为山东馆进驻上海世博园正式搭建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上海正式施工搭建
    1、搭建时间
       2010年2月5日至2010年4月19日,历时72天。
       2月18日,完成了山东馆地台的搭建;
       2月21日,完成了尾厅基本框架搭建完成;
       2月25日,完成了山东馆山体部分搭建;
       2月27日,完成了鲁班锁基本安装;展项、显示与照明设备进入场地;
       2月28日,完成了序厅部分主体安装;
       3月5日,山东馆整体框架率先搭建竣工;
       3月9日,鲁班锁、孔子像等主要标志性展项基本调试完成;
       3月12日,山东馆整体线路、地台框架均验收合格,一步到位;
       3月18日,山东馆整体补漆完成;
       3月25日,细部修正与完善;
       4月3日,山东馆全面竣工,进入试运行;
       4月19日,世博会山东馆运营仪式启动,山东馆进入运营阶段。
    2、建立严谨的组织机构
    世博会山东馆根据上海施工搭建实际工作需要,调整组织机构,以“一馆三地”—上海,山东馆施工搭建现场;北京,展品展项制作,影视及后期制作;济南,影视制作、纪念品制作、平面制作的工作运行模式展开,三地分别统筹协调,密切合作。
    世博会山东馆建立严谨的组织机构,成了领导小组、艺术总监、现场指挥部、工作六个分项小组、综合协调办公室为主的组织框架,统筹协调,落实责任,分项到人。其中,领导小组:一位总指挥,三位副总指挥;艺术总监;现场指挥部:一位现场指挥副总指挥,现场指挥办公室;六个分项小组:设计组、工程组、文案组、展品展项组、影视组、投资合同组;一个综合协调办公室:办公室主任、办公室副主任、秘书、影视摄像、司机等行政、后勤保障人员。
    3、统筹社会力量,坚持奋战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共调集教授、专家、研究生共48人。
    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为首的世博会山东馆统筹北京天图设计工程有限公司、青岛海尔集团、山东威迪文化有限公司、中通钢构有限公司、山东雪野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有限公司、济南晨阳会展服务公司、上海恒明广告有限公司、北京水晶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泰山集团、济南上林广告有限公司、众成监理等施工与监理单位17家公司150余名员工,在多天的紧张作业中,克服长期施工的疲劳,发扬吃苦耐劳精神,深入研究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难题,有力保障了搭建工作顺利进行。
    通过各施工单位的努力沟通、积极奋战,先后运送6批次、30余车次货物抵达上海,有16家厂家和公司约150余名员工同时施工建设,累计召开各种会议120余次,出具工作联系单209份。经过地台搭建与布线启动阶段、框架搭建阶段、内部施工阶段、整体会战阶段以及总体调试阶段,山东馆全面竣工。相互协作,同时推进,大大加快了山东馆的建设进程。
    4、积极协调,努力沟通
    世博会山东馆施工搭建工作积极与山东省参展办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沟通,做到先沟通后决策、先汇报后落实;与山东馆17家施工单位就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工程完善等问题积极协调,努力沟通,保障了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
    进驻上海以来,世博会山东馆更加重视与中国馆部、点意公司、海程邦达等部门进行多次协调,保障了施工手续的完备、安全、有序进展。
    世博会山东馆项目部内部工作小组、工作人员也规范制度、积极沟通,保证了工程最大效率的落实和实施。
    5、勇于拼搏创辉煌,山东馆正式运营
    时至今日,世博会山东馆主体框架、影视作品12部、展品展项13组,纪念品制作、机器人小鲁班改型等已全部制作完成。
    山东馆成为世博园区省区市馆最晚进驻,最早搭建成型、整体调试完毕的省馆。山东馆被世博会中国馆部称为“山东速度”,其整体效果得到国内专家和中央媒体的广泛好评。
    山东馆严格遵守上海世博局规章制度,安全施工、文明施工。在试搭建和正式搭建历时7个多月中,工作总人数四百余人次,无一次事故、无一人伤亡,进驻上海世博园区施工72天,20万施工保证金,无一次罚款。充分展现了山东良好的形象。
    山东馆在国内馆中的印象。山东馆主题理念“齐鲁青未了”与空间形式结合紧密;场馆形式语言特色鲜明,与其它省市馆相比有明显的差异性;LED鲁班锁引人注目,吸引众多观者驻足留影;主体结构用材合理,与其它场馆大量采用钢结构相比,我们的镁铝合金结构用材应该是最轻盈合理的;场馆开放式的空间,“海岱交融”的独特造型与其它场馆封闭式的造型语言相比具有明显的可观性、可视性、可读性等等给很多观众、兄弟省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作为世博会山东馆的运营主体之一,将全程参与山东馆6天试运行、184天运营工作。

上一条:幸运风2010秋冬新品发布会暨山东工艺美院“产学研”成果展在我校隆重开幕

下一条:2010年研究生招生复试顺利结束

相关新闻
 山东馆成为世博园首家正式运营场馆 2010-04-19
 世博园游客逐渐增多,山东馆力保运行顺畅 [附图] 2010-06-18
 山东馆受关注度高,成为参观推荐的热门场馆 2010-06-18
 山东馆受关注度高,成为参观推荐的热门场馆 2010-06-18
 山东馆运营九十天 游客突破三百万 [附图] 2010-07-29
近期热点

学校地址

长清校区: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大学路1255号

千佛山校区: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千佛山东路23号

联系方式

电话:0531-89626616